智媒先锋・媒介素养进校园 —— 走进山大附中”活动圆满结束。依托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党支部的学术资源,联合多方力量,系列进阶课程有序实施。近两周,助理研究员祝晓彤、硕士生导师李颖异、副研究员陈辉三位教师先后为附中学子带来五场专题教学,圆满完成教学计划。截至 6 月 24 日,活动正式结课,标志着此次媒介素养教育进校园专项行动顺利落下帷幕。
祝晓彤老师围绕“你以为的热搜是真的‘热’吗?”“广告‘变形记’——从吆喝叫卖到隐形植入,你看破了吗?”两大话题,揭示流量表象背后的传播规律,规律系统阐释了“热搜是什么”“热搜是怎么形成的”“热搜有什么影响”“我们该怎么看待热搜”,切实强化同学们的媒介认知能力与信息甄别素养,同时从“什么是硬广”“什么是软广”“软广的隐患”“如何来应对”这几个角度切入,和同学一起拆解营销策略,引发同学们的广泛共鸣。

李颖异老师接续展开“网红之路:坦途抑或荆棘?”的专题探讨,多维度解析网红生态的复杂性与网络传播的深层逻辑,破除“一夜成名”认知误区。“我真的很菜吗?”课程则为同学们在波涛汹涌的信息洪流中,搭建起一条清晰的“认知之路”,李老师运用大量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鲜活案例,带领同学们抽丝剥茧,深入挖掘信息传递背后的真实意图与潜在影响,为他们在数字时代的认知成长注入能量。

陈辉老师聚焦“生成式AI与人工智能素养”,为山大附中学子揭开生成式AI的神秘面纱。课堂上,陈辉老师以生成式AI在文字创作、图片生成等日常活动场景为开题,调动同学们的兴趣,结合生动的案例,系统讲解技术原理和发展趋势,与同学们一同探索“生成式AI是什么”“如何理性看待生成式AI”“人工智能素养的实践途径”等问题,陈辉老师循序渐进,引领同学们思考如何理性的驾驭技术,让AI成为成长助力而非枷锁,为同学们开启了探索智能世界的大门。

回顾系列课程,紧扣智媒时代特征,从怎么想、怎么辨到怎么做,各位老师们带领山大附中的同学们从“懵懂好奇”到“理性认知”,层层解析。课程将抽象的媒介素养理论变为鲜活的案例教学,让同学们在“信息消费”、“热搜真相”、“广告变形”以及“网红之路”等诸多话题中,逐步构建系统完善的智媒认知体系。
“智媒先锋·媒介素养进校园——走进山大附中”系列课程虽已结束,但其种下的“媒介素养种子”正在发芽,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党支部对青少年媒介素养的关注也会一直持续。
媒介素养的培育,是智媒时代的长期课题。期待以此次系列活动为起点,让更多青少年在信息浪潮中,拥有扎实的媒介素养以及网络信息甄别与创作能力,积极拥抱技术。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党支部也将继续在媒介素养育人的路上,深耕不辍,为培育未来数字公民筑牢坚实根基。
文:刘泊宁 黄秋璐
图:白金
审核:王智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