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工作动态  >  正文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银发赋能”实践团开展短视频拍摄教学活动
作者:马玉珍   时间:2025-08-10   点击数:

8月6日,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银发赋能”实践团携手趵突泉街道趵突泉社区,在山东大学趵突泉校区中心花园开展短视频拍摄教学活动。团队成员通过系统化教学与实践指导,帮助银发群体掌握视频拍摄技能,助力其用手机镜头记录美好生活。

本次课程为系列教学活动的第二课时,延续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模式。活动伊始,实践团队成员以知识回顾与问题解答的形式,用十分钟带领学员们复习上节课内容,并以上节课学员的优秀作品为案例,逐一点评以巩固知识点。

复习环节结束后,课程进入核心内容教授部分。主讲人马玉珍以主流智能手机型号为例,系统讲解视频拍摄界面及各项功能,从开启、结束视频拍摄,到拍摄时同步拍照,都进行了细致说明。针对部分学员使用的老旧机型,团队通过一对一辅导,确保每位老人能熟练操作自己的手机。

随后,马玉珍结合中心花园实景,重点讲解推、拉、摇、移、跟、绕六种基础运镜方法,并现场演示每种运镜方法的操作步骤:讲解“推镜头”时,镜头从亭子整体缓慢推进至石凳上的水瓶,展示突出细节的方式;示范“跟镜头”时,以拍摄一名行进的成员为例,生动呈现跟拍的方法与技巧。

理论教学结束后,老人们以中心花园标志性景观——假山为拍摄主体,分组开展实地拍摄练习。有的小组尝试用“绕镜头”拍摄假山全貌;有的用“跟镜头”记录同伴的欣赏状态;还有的通过“推移结合”展现假山与周边绿植的层次关系。团队成员针对学员们的拍摄成品及时给出建议,耐心指导并解答疑问。

“我之前一直不会把孙女写的书法拍全,现在跟着小老师们学习终于学会了。真是活到老学到老,我们也得与时俱进。”七十多岁的王奶奶举着手机兴奋地展示刚拍摄的假山视频,视频的拍摄手法虽略显生涩,但整体画面清晰完整,达到了预期效果。参与活动的老人们纷纷表示,课程内容实用易懂,不仅让他们掌握了视频拍摄技巧,更增强了运用智能设备的信心。

此次活动是山东大学暑期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地联动开展“数字助老”服务的具体实践。实践团将持续开展系列教学活动,涵盖视频剪辑、出镜报道等内容,帮助银发群体跨越“数字鸿沟”,真正享受智能生活带来的便利,为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贡献青春力量。

文/马玉珍

图/崔雪婷

审核/秦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