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日,济南东郊云台山麓绿意翻涌,山野绵延青翠,古刹流泉幽然。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一村一品”齐鲁红色乡村实践团队走进济南市历城区芦南村开展实地调研,探寻这座村落如何以乡创活力激活乡土资源,让农场与工坊共绘振兴图景。
芦南村地处历城区南部溪谷地带,村舍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古色古香之中孕育出焕然一新的乡村面貌。走进村中,既有“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的生态韵味,也能看到现代农业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轨迹。以“云台山下美丽乡村”为发展愿景,芦南村围绕“一村一品、一村一园”发展模式,持续推进特色产业布局,形成多元融合的“农旅文教”新格局。


作为全村创新创业核心区,芦南乡创基地集聚了乡建设计、非遗手作、农文旅融合项目等多元内容,是村庄引入青年创客、撬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平台。基地内设有乡创沙龙、青年工作坊、文创展销厅,不定期举办扎染、陶艺、乡土美学课程,不仅为乡村注入青年活力,也助力传统文化焕新表达。团队成员在参观调研中亲手体验传统工艺实践,感受手工劳动背后的文化温度,队长崔雪婷表示:“我们原以为乡村调研只是进行走访、采访、拍摄,但来到芦南村才明白,乡村振兴的故事远不止眼前的风景,更藏在村民的记忆和土地里。”

当地引入的稻田课堂、蔬菜种植体验和农耕科普小课堂,成为孩子们亲近自然、了解农业的“第二课堂”。农场养殖区的“柯尔鸭之家”深受小朋友喜爱,数十只毛色亮白、体态憨萌的柯尔鸭在水塘中悠然嬉戏,成为村庄中颇具人气的“打卡点”。


盛夏时节,村中大片向日葵种植园迎阳而开,金黄花海绵延起伏,与远处的山林田野相映成趣。在村干部带领下,实践团队与村民一起穿行花间,聆听花卉种植背后的故事,用镜头捕捉花田与笑脸,留存这片土地上的温度与希望。村民介绍道,这里曾经是闲置坡地,如今通过引入特色花卉种植和开发文创,不仅美化了村貌,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拍照打卡。



在乡创基地的带动下,村民们还集体打造了非遗扎染坊,将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推出帆布袋、文具、围巾等文创产品。在扎染坊里,团队成员参与了云纹图案的构图、染色创作环节。这些“乡村记忆”正借助新媒体渠道走出山间,也吸引更多年轻人走进乡村、了解乡村、参与乡村的更新。
一条条整洁道路通向农家院落,一处处产业园区带动村民增收,一项项治理举措构建幸福生活。芦南村的振兴之路,是齐鲁乡村嬗变的缩影,也是新时代中国乡村发展的生动注脚。实践结束后,团队成员深有感悟,根据芦南村发展特点为其设计了“一村一品”专题文旅地图。


通过本次暑期实践,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一村一品”齐鲁红色乡村实践团队不仅深入了解了“红色基因”如何在乡村振兴中焕发新生,也亲身参与到地方故事的记录与传播中。未来团队将带着这些温热的故事,继续用专业视角与青年担当挖掘“一村一品”的振兴密码。
文/秦朔桐 崔雪婷
图/崔雪婷 和杨
审核/秦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