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IL | 办公信息 | 信息公开 | 新传之家 | 网站后台 | ENGLISH
本科生教育 首页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正文
未来传媒人第七讲 | 刘骏:“后真相时代”,我们要做什么样的新闻?
作者:董雨姝   时间:2020-12-18   点击数:

1216日晚,“未来传媒人”第七讲在山东广播电视台融媒体资讯中心副主任刘骏的精彩讲授下成功举办。刘骏老师以“‘后真相时代’,我们要做什么样的新闻?”为引,结合自己16年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生动鲜活的案例,引导同学们思考和探讨了“在融媒时代我们如何正确认识和做好新闻”这一深刻主题。

刘骏老师先通过“广东一网约车司机闯3红灯,送昏迷婴儿去医院,孩子爹妈却不认账”这样一则近日热点新闻切入,展开了对“后真相时代”的探讨。她首先回答了什么是“后真相时代”的问题。她提到,在20161122日牛津字典宣布2016年年度词就是“后真相时代”,因为在这一年发生了几件引起热议的政治事件——英国脱欧公投和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等。“后真相”是指在真相和逻辑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被忽视,而情感煽动主导舆论的情形;但同时“后真相”与“网络谣言”“虚假信息”“宣传操控”等名词是不同的,“后真相”并不强调信息准确与否的重要性,而是强调舆论分裂和极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倾向于选择那些他们更愿意接受的信息,并把它当做“真相”,在这里“后”所指的是真相被滞后到了一个较为落后的地位,而人们更愿意的是看到真相后自己愿意如何去解读。而“后真相时代”则是指,在这个时代,真相没有被篡改,也没有被质疑,只是变得很次要了,人们不再相信真相,只相信感觉,只愿意去听、去看想听和想看的东西。刘骏老师结合了“四川德阳安医生泳池殴打小男孩”以及“苟晶‘被顶替’事件”的案例,具体分析了“后真相时代”在现实社会中的表现,并由此引出了关于“后真相时代”出现原因的思考。

刘骏老师在分析“后真相时代”的产生原因及后果时提到,新媒体时代的信息生产与传播,是“快餐式”的新闻消费和碎片化的热点与流量,当前社交媒体已经成为网民主要的新闻来源,而移动互联网与社交媒体的普及,使得“后真相”有了发展的空间。为一条信息做深度调查的人越来越少,而评论、解构的人越来越多。因为获知真相的成本太高,立场和情绪渐渐取代了真相。她分别引用了《南方周末》的“情感太多,事实已经不够用了,对于真相,人们早已失去了耐性”的观点,和威廉·詹姆斯的“没有比被倾听者误解的真相更糟糕的谎言了”的名言,来从倡导者、误传者、误导者三个角度分析“后真相”带来的后果。

在了解了什么是“后真相时代”及其成因与影响后,刘骏老师提出了纠正“后真相”的做法,即“主力军转移主阵地”。她讲到,在情感压倒事实的“后真相”时代,媒体的品质和信任会带来更高的公众参与度和品牌忠诚度,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后真相”时代的到来为传统主流媒体实现“浴火重生”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因此,主流媒体要强化把关意识和大局意识,理性引导,重视调查研究,做好人本叙事,做到凝聚人心。

随后,刘骏老师抛出了“我们要做什么样的新闻”这一重要问题。她提到白岩松的一句话:“炒菜的人越来越多,而种地产好粮食的却在减少”,这也阐明了做出高质量新闻在后真相时代的重要性。她认为,做好新闻,要树立倡导者的观念,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新闻志向,营造一个安全温暖、积极进取的舆论氛围和生活环境;要始终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讲好中国的故事、中国人的故事。

但同时,她也提到了当下主流媒体面临的问题——真实的故事缺乏“真实感”,让公众难以感知甚至感觉不真实,这就需要从业者了解如何把“真实”做出“真实感”。刘骏老师老师认为,报道不仅应该关注被报道内容的最终成效,更应该关注其实现过程,正面触及在这个过程中当事者遇到的缺陷、努力、收获和未知。她为大家展示了《莒县武家曲坊村:一份改了16次的安置方案》这一案例,告诉同学们“过程带来未知,未知传递真实”这一报道理念。她说,结果往往就是一句话,简单而没有味道,而达到结果的过程却充满个体化的付出与意外、曲折与故事,所以关注了过程,放大了过程,反而让我们的新闻更会带给人们以“真实感”。同时,主流媒体还需要有这样的集体意识:中国是个复杂的国家,展示我们的复杂比让外界单方面了解我们的成就更符合国家利益,不能只展示成绩,要把复杂的过程剖开给人民、给世界看,才能真正地让外界理解我们。她接连以《张静静:愿以吾辈之青春,守护盛世之中华》及《相约在零点三十七分》两条新闻案例,让同学们感受如何讲出有“真实感”的故事,如何让受众感同身受。

最后,刘骏老师提出了作为一名记者“讲好故事”的几种技能:首先要融入现场,把自己第一时间投身到现场中,用眼观察、用心感受,把自己融进去,把主题拎出来。其次要随遇而安,现场充满魅力,也充满变数,要不急不躁,随机应变。只要心中牢记主题,采访全神贯注,那么就总有拽回来的机会。然后是团队默契,新闻不是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任务,必须时刻记住发挥团队优势,每个人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互相补台才能好戏连台。她结合媒体融合的时代大势提到,媒体融合融的是平台、形式、话术,不变的是内容、立场、导向,要用新媒体的手段和平台传播主流媒体的声音。在这一领域,年轻人更应发挥优势,尽其所长。

讲座结束前,刘骏老师老师送给大家共勉的期语:新闻是可以推动社会进步的职业,是可以让自己的名字被千千万万人民看到的职业,是可以直达新闻现场、接触各行各业的职业,也是可以满足虚荣心的职业;新闻是劳心费力、点灯熬油的职业,是永远不知道第二天自己会出现在哪里的职业,是与危险相伴的职业,是需要厚脸皮和好身板的职业,也是要耐得住寂寞的职业。新闻记者要牢记初心,珍惜“权力”,慎重调查,忠实记录,成为利用真相让这个国家、世界成为更好的倡导者,而不是误导者,要保持独立思考,清醒判断。这也对同学们未来的新闻实践与思考起到了引领性和建设性意义。

《媒介融合导论》课程暨“未来传媒人”系列讲座第七讲的成功举办,让同学们在专业问题、职业道德及实践操作等层面获得了进一步的体验和感悟,尤其在实践操作方面得到了清晰明确的指导,对未来成为合格的融媒体新闻人更添一份信心和决心,受益深远。

 

EMAIL| 办公信息| 信息公开| 新传之家

学院地址:中国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山大南路27号 邮编:250100
Copyright 2016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Shandong University.All right reserved.
  •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