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IL | 办公信息 | 信息公开 | 新传之家 | 网站后台 | ENGLISH
学生家园 首页 > 学生家园 > 正文
黑龙峪寻访记
作者:   时间:2017-08-16   点击数:

传统村落调研团队

文/周晨静

图/王熙敏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现代化步伐不断加快,原本的村落文明逐步被城市文明所取代,农耕文明也让步于工业文明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村落的发展显得尤为艰难。在2000年中国传统自然村落有363万个,而到了2010年就锐减为271万个,近十年的时间就减少了90万个,平均每天消失80到100个村落。

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传统村落是与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的一类遗产,它是生活生产中的遗产,同时又包含着传统的生活和生产。传统村落包含着大量的独特的历史记忆、宗族繁衍、俚语方言、乡约乡规、生活方式等,它承载着独特的精神文化遗产,是农耕文明的见证。因此,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是对历史的尊重,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传统村落是中华文明的根,凝聚这中华儿女浓浓的乡愁,对它保护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方面是传统村落不断消失的迫切形势,另一方面是传统村落无可取代的重要性,于是在2012年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就已经被国家提上了议事日程,2012年开始,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和财政部联合启动了中国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并创建了《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我们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就是希望通过调研发现目前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有哪些宝贵的经验值得推广,从而为传统村落下一步的保护发展工作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综合各方面的考虑,我们把朱家峪村与黑龙峪村作为我们本次社会实践的考察地点。黑龙峪村是我们的首发地点。

据明崇祯《历城县志》载:黑龙峪村形成明代末年,因位于黑龙峪内而得名。村子位于济南东南部,距离山东大学中心校区大约有25公里,打车大概1个小时的路程。

黑龙峪村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加偏远,到达村子用了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比原本的计划多用了半个小时。越靠近黑龙峪村,人烟越稀少,道路也越狭窄,并且通往村子的路有一段是土路,车子经过,就能刮起一阵黄土沙。快靠近村子的时候,路上只有我们乘坐的出租车,看不见其他车辆,也没有过往的行人,黑龙峪村前面还有很多村子,它隐藏在它们的身后,如果没有导航的帮助,即使是经验最丰富的济南本地出租车司机也很难找到前往村子的方向。

由于车程比较远,坐车也很疲惫,到达村子的时候,团队的成员都像霜打的茄子,颇有些无精打采。但是在村子里休息了一会,每个人就又变得生龙活虎。有了精力后,看了一下周围的环境,满眼的青翠,全是树木,让人心情变得舒畅轻快。稍微走了一段路途,我们就看到了一条石头路,从我们脚底一直延伸到斜坡上,参差不齐的石头铺就了这条道路,从远处看显得有些陡峭,不过在上面走的时候脚底传来光滑的触感,没有看上去那么尖锐。大小不同的石头之间存在着缝隙,生机勃勃的杂草就瞄准这些空隙繁衍生长,为颜色单调的石头路点缀了些许色彩,看上去更加富有生命力。走上斜坡就是传说中的石头屋,一块块的石头整齐有序地堆叠在一起,变成石头屋的一部分。看多了钢筋水泥搭建的房子,看到这些石头屋便觉得眼前一亮。用手触摸一下这些屋子的外壁,似乎有一股农耕文明的原始气息从手心传到五脏六腑,麻酥酥的,心情激荡。透过这些屋子似乎能够看到当时村民修建它夜以继日不停劳作的场景,用手堆叠起一块块石头。

(石头路)

(石头屋)

告别了石头屋,我们决定去寻找老槐树,在寻找老槐树的路上我们遇到了一位“塘主”阿姨。

遇到“塘主”阿姨时,她正与几个村民在一户人家的门前聊天。当时我们一群人在寻找黑龙峪的标志性景观——大槐树。阿姨询问我们要前往哪个地方,得知我们正在找老槐树后,阿姨和村民很详细地告知我们前往的方向。我们按照他们指引的方向走,发现阿姨也跟着我们一起走。或许是察觉到我们疑问的神情,阿姨和我们说,她的家就在我们去大槐树的路上,她可以带领我们走一段路。走到阿姨家门口,我们在阿姨门前发现了一个大池子,本来以为是村委会修建的某个水池,结果发现我们盯着水池的视线后,阿姨很热情地招呼我们,去水池旁边参观一下,并且告诉我们这是他们家修建的鱼塘。阿姨家的池塘,听到这件事情的时候,感觉很神奇。鱼塘很大,里边有上千条鱼在池塘里游动,这些鱼完全是观赏性的锦鲤,黄鲤、红银鳞金鲤、口红三色锦鲤等等。在一个隐蔽于角落的村庄里发现上千条成簇的锦鲤,就像是在一望无垠的沙漠里发现一大片绿洲,让人惊喜,这和在公园里观看锦鲤是完全不同的感受。

(塘主阿姨家的锦鲤)

阿姨在告诉我们这是他们家修建的时候,我就想问阿姨为什么要修建这样一个池子。看到这么多的锦鲤后,我就更疑惑了,因为供养一鱼塘的锦鲤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在其他成员的脸上我也能看到同样疑惑的神情,于是我就直接询问阿姨这么做的原因。阿姨就说为了给村民观赏看,“外人来我们村子里也可以来看,看着漂亮”。

阿姨指着鱼塘和我们说话的时候,有指点江山的气势,这是她的鱼塘,她是这里的塘主,阿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骄傲让我觉得很可爱。知道我们是来村子是为了做社会实践后,阿姨去池塘边的家里把鱼塘的大型供氧机搬了出来,说供氧机打开的时候鱼塘更好看,可以拍几张照片。果不其然,当供氧机打开的时候,原本散落在鱼塘各个角落的锦鲤都行动了起来,似乎受到某种力的吸引,它们排成一列向池塘中心的供氧机区域游动,锦鲤的游动引起水波的流动,形成一圈圈的涟漪,确实如阿姨说的那样,很漂亮。我们离开时,阿姨还赠送了我们一大袋自家栽种的核桃,很香脆,很温暖。

(打开供氧机后的鱼塘)

按照阿姨指引的方向我们见到了村民口中引以为傲的老槐树,村里人讲,这棵老槐树从建村时就有了,大约四五百年历史了,几百年来历经几十代人的生生死死,唯有这棵老槐树忠青石板路实地佑护着这一方水土。老槐树隐匿在一户人家的门前,如果不是树梢上悬挂的那口大铜钟很难发现它的身影,就像是一个低调的老者,默默地、神秘地待在黑龙峪的土地上。老槐树很粗壮,大约需要四五个成年男子才能环抱过来,一圈圈年轮都是岁月的痕迹。

(大槐树)

距离大槐树不远处是黑龙峪的观音庙,现在已经修缮为观音寺,我们去的时候还有工人正在寺里施工。寺内观音殿建造特别,一般观音寺庙大多坐北朝南,而这座观音殿却恰恰相反,是坐南朝北,属于典型的“倒坐观音庙”。村民们说,这是为了让观音目视村外,把守着北大门,保佑百姓平安。庙中原供奉的神像已不知去向,映入眼帘的是近年村民新立的几块神仙牌位。院中有一棵高大的银杏树,树干直径约有60厘米,高10余米,树龄大约也在四五百年以上。据殿前黑龙峪观音堂重修碑记载,观音堂始建年代为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距今已有四五百年,现在仍然香火不断。附近十里八乡的村民都前来祈福求得平安。

(观音寺)

除了这些,还有阁子门、朱凤山等标志性景观,大多是自然景观。通过考察能够发现黑龙峪村有比较丰富的旅游资源,通过和塘主阿姨等村民的交谈也能感受到他们对于开发这些旅游资源的期望,但是交通的落后,各类基础设施的欠缺仍然是黑龙峪村这类传统村落发展上的桎梏。

EMAIL| 办公信息| 信息公开| 新传之家

学院地址:中国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山大南路27号 邮编:250100
Copyright 2016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Shandong University.All right reserved.
  •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