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7日下午,新闻传播学院刘明洋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英雄观的理论建构与传播体系研究”开题论证会顺利举行。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郭庆光教授作为评议专家组组长,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孟建教授、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张艳秋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赵曙光教授、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士海教授作为专家组成员出席会议。山东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桑晓旻,山东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院院长黄凯南,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王德胜,以及课题组成员参加了本次会议。论证会由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倪万主持。
山东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桑晓旻在致辞中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围绕英雄的内涵、价值和历史地位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英雄观确立了鲜明的国家价值坐标。同时,他指出,新时代需要传承英雄基因、庚续英雄血脉,需要构建英雄观的理论和传播体系。他期待新闻传播学院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继续学术创新,繁荣学术研究,为国家战略服务。
山东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院院长黄凯南介绍了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现状和学科成果,他表示,研究院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推进新一轮的双一流学科群建设,担当社科工作者的政治责任,实现学术使命。黄院长期望课题组成员高质量完成研究项目的工作,再接再厉,实现新的突破和创新。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王德胜对所有与会领导、专家和课题组成员的支持表示感谢。他介绍了学院近些年的发展,特别是在课题立项上取得的成就;并表示学院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为新发展格局做出更大贡献。
在课题汇报环节,项目首席专家刘明洋教授围绕课题研究背景、研究价值与意义、研究思路与框架、研究重点与难点、研究目标与预期成果、研究创新之处进行了汇报。课题研究将贯穿“一条主线”,即以新时代英雄观理论为主线,沿着“理论建构-理论动员-理论实践”的逻辑展开,总体上体现从理论到实践的必然过程;建构“三个体系”,即建构新时代英雄观的“理论体系”“传播体系”“实践体系”;回答“五个问题”,即“新时代英雄观为什么会产生?”“新时代英雄观到底是什么?”“英雄观的传播中传什么?”“英雄观的传播中如何传?”“英雄观的实践如何做?”;做到“五个结合”,即将“历史研究和现实研究”“质化研究和量化研究”“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发现问题与创新建构”“推进理论创新与服务国家战略”相结合。
课题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刘须宽副研究员、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许先春研究员、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倪万教授、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来向武教授、人民日报社刘晓鹏高级编辑分别对新时代英雄观的理论来源和现实基础,理论框架和话语体系,观念、内容与符号,场域、策略、效果,价值实践、系统实践、广泛实践、创新实践研究进行了专题汇报。
课题组成员从“认识论”“系统论”“实践论”的研究视角,坚持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互补的基本原则,将新时代英雄观的理论建构和传播体系研究,放到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国内与国际的多重背景下。通过系统梳理和阐释新时代英雄观的理论框架、学术思想,其着力建构符合英雄观特质和现代传播规律的传播体系,并推进英雄观从理论到实践的有效转化。
在听取课题汇报后,专家组对课题的创新性、实践性、逻辑性和时代性给予了高度肯定,并从不同角度为项目后续研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专家组组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郭庆光教授肯定了课题的创新性、研究体系的完整性和研究的问题意识。郭庆光教授建议,课题研究要关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坚持人民至上”“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等理念以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本质属性,并重视案例研究,凸显英雄的时代性、跨时代性的比较研究,时代和社会对英雄的现实需求。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孟建教授基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崇尚英雄、争做先锋”的文化建设目标对课题研究意义进行了高度肯定,也肯定了课题的严谨性。孟建教授提出要深入探讨马克思、恩格斯“英雄凝聚群众”的观点,要用国际视野来研究英雄观,并建议将反映英雄的文艺作品纳入传播体系建构的研究中。
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张艳秋教授肯定了课题的系统化、理论化程度。张艳秋教授建议以建构性新闻作为一个切入点,梳理国内关于英雄的建构性报道,与国际接轨的同时提炼具有中国特色的英雄报道模式。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赵曙光教授建议要注重英雄观体系建设中的市场需求和群众需要,对非主流英雄传播渠道(如游戏)加以关注,同时要重视国内与国际数据库、语料库的支撑作用。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士海教授认为建构新时代的英雄观体系十分重要,建议在课题中要厘清“如何认识英雄”“如何对待英雄”两个问题,同时还要深化英雄观的传播方法研究。
经过专家组充分讨论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郭庆光教授代表专家组宣读了评议结果,同意该课题按照预定计划开题。
最后,刘明洋教授代表课题组向出席此次开题论证会的领导、专家表达了诚挚的感谢,表示将虚心听取、充分吸收专家组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课题设计,力争高质量完成研究任务。
作者:朱福容 台子瑜
审核:邱 凌 孙晓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