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2日,“求是学术”学生论坛主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向山东大学发来感谢信,高度肯定我校推荐论文中体现的研究能力及创新思维。其中我院本科生刘俊伯、唐艺航所撰论文《资源、话语、认同:黄河文化对外传播的路径研究》成功入围。

中国人民大学在信中指出,该论文“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应有的学术水平和社会责任感。”论文敏锐地捕捉到了作为中华文明精神根基的黄河文化在国际传播中面临的风险与挑战,创新性提出“资源挖掘—话语转化—认同建构”三重视角,为黄河文化的“扬帆出海”探索新路径。投稿人刘俊伯表示,论文灵感源自黄河文化市集,历经多次打磨,最终形成完整的研究结果。

近年来,新闻传播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学院充分发挥学科融合交叉的优势,积极鼓励学生创新,提高学生参与度;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鼓励引导学生创新的“1+N”制度体系;教师们从宏观角度出发,精准指导学生通过对接社会组织的实际需求进行创新。学生在“网络编辑大赛”“数据新闻大赛”等赛事中屡获国家级奖励。

“学院对本科生的科研实践提供了大力支持,从本科生导师制到创新创业赛事奖励,每一项措施都辅助我在学术道路上探索与前进。”刘俊伯表示,本次项目源于参与的省级课题《黄河文化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建构研究》。
作为院学生科学技术协会的主席,刘俊伯亲身感受到学院对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重视和浓厚的创新氛围。他与协会成员共同参与创新创业管理条例修订工作,并在2021级本科生学姐唐艺航的带领下参与复旦大学的学术论坛。这种“传帮带”传统已经逐渐成为学院育人文化,并在近年来逐渐制度化,形成了富有新传特色的“帮扶”制度。

刘俊伯的成长历程正是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致力于培养兼具学术素养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的生动写照。在学院的全方位支持、导师的悉心指导以及学长学姐的无私传承下,越来越多的本科生开始走上科研道路。
未来,山大新传将继续深耕科研沃土,以创新驱动发展,培育更多心怀家国、视野开阔、追求卓越的时代新人。
文/刘俊伯
图/刘俊伯
审核/王丽君 王培